马铃薯小叶病(Potato little leaf)

类型:病毒性病害
简介:马铃薯小叶病是马铃薯上的常见病毒病之一,分布广泛,在我国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均有发生。
马铃薯小叶病是马铃薯上的常见病毒病之一,分布广泛,在我国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均有发生。
田间症状:主要危害叶片。发病初期,植株心叶长出的复叶小, 叶柄向上直立,小叶呈畸形,叶面粗糙,与下位叶片差异较明显。该病一般在农户种植自行留种的田块易于发病,在种植脱毒薯块的田块发病少?
病原:病原尚未完全明确,多数认为是Potato virus M(PVM)称马铃薯M病毒?病毒粒体微曲线状,致死温度65-71℃,20℃体外可存活期几天。除侵染马铃薯外,还可侵染危害番茄、千日红、白花曼陀罗等植物。
发病规律:该病菌主要通过蚜虫传播。
防治方法:
1、农业防治:(1)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。(2)选用无毒或脱毒种薯种植,(3)及早拔除田间病株,高垄栽培,及时培土,精耕细作,避免偏施过施氮肥,增施磷钾肥,注意中耕除草;控制秋水,严防大水漫灌。
2、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,选用0.5%香菇多糖水剂12.45-18.75克/公顷,5.9%辛菌胺?吗啉胍水剂196.9-225克/公顷,5%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703-1406克/公顷,或20%吗胍?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-750克/公顷喷雾防治。另外,蚜虫是传播该病毒的介体,应注意对蚜虫的防治,防治其传病。可选用0.5%苦参碱水剂4.5-6.75克/公顷,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-30克/公顷,或5%啶虫脒乳油18-30克/公顷,或4%阿维?啶虫脒微乳剂6-12克/公顷喷雾防治。